(喀布爾博物館,燃燈佛佛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佛教,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之說;
過去世佛是燃燈佛,現在世佛為釋迦牟尼,未來世佛為彌勒佛,
世人奉稱三世佛。
今天是農曆八月二十二日,也是燃燈古佛的佛誕
關於燃燈古佛
(圖片來源:博拉社區西方極樂世界吧)
燃燈佛,梵文的名稱是「Dīpaṃkara」,一般認為,梵文的音譯,應該是提和竭羅的意思,而轉換成中文的說法,就是「錠光」,因此,燃燈古佛又被尊稱為定光如來、錠光如來、普光如來、燈光如來、錠光古佛,也有人直接尊稱定光古佛。
據說,燃燈古佛,是出現在距今天三千九百億年前,因為祂出生的時候,身邊的燈,都頓時大放光明;剛開始祂是被命名為:燃九穴燃九雪太子,後來大家也稱祂為燃燈太子,成佛時,大家也就尊稱祂為燃燈佛。這一段故事,我們可以從《大智度論》中看到 :「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
按照輩分來說,燃燈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啟蒙老師,祂曾預言釋迦牟尼佛,在九十一劫後,(佛家說法:一劫是四十三億兩千萬年)會接班成佛,後來釋迦牟尼佛果然成為現世佛,而燃燈佛,也就成為大家尊稱的過去世佛了!
釋迦牟尼佛與燃燈古佛的淵源
(唐朝,燃燈佛授記圖,大英博物館藏。圖片來源:中華佛教在線)
先跟大家說說,關於燃燈古佛的故事:
按照《修行本起經.卷上》的記載,在古早以前,有一個國家,叫提和衛國,當時的國王是燈盛國王,十分的聖明。後來,因為年紀漸長又生了重病,即將駕崩。於是他將太子叫來跟前,要將王位傳給祂,但是,太子知道人世間的世事無常;直接就把王位,讓給了弟弟,自己卻出家,後來得道成佛。這位太子,就是燃燈太子!也就是大家誠心供奉的燃燈古佛。後來,燃燈成佛之後,日日遊行世界,開化眾生。
在《賢愚經.卷三》也說,有一個國家叫閻浮提,國王是波塞奇,太子是名勒那識只(也稱做寶髻),出家學到而成佛。這個時候,有一個比丘,叫阿梨蜜羅(也就是燃燈太子),日日燃燈供養彼佛,佛乃為比丘授記,告知當來成佛,名定光如來。這就是燃燈佛,當初曾經從寶髻佛授記的因緣。
燃燈古佛跟釋迦牟尼佛的因緣,在《瑞應經‧卷上》中,有詳細的記載:當釋迦牟尼佛,還是善慧童子的時候,有一天,他看見一個王家姑娘,叫做瞿夷,她拿著七隻青蓮花,祂就花了五百錢,跟王瞿夷,買下一隻五莖蓮花(五莖蓮花是,佛教聖花中的珍品。),獻給燃燈佛。後來,祂突然發現地上有一攤汙水,祂很擔心,當佛經過會弄髒雙腳;於是,解下自己的衣服,鋪在地面上,沒想到衣服不夠大,祂又把自己的髮布解下來,鋪在地上,這才讓佛走過。此時,燃燈佛就幫善慧童子授記,同時說:「是後九十一劫,名賢劫,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如來」。後來,善慧童子歷經九十一劫後,果然得道,成為大家尊奉的釋迦牟尼佛!
後來,燃燈古佛受到白蓮教的深深崇信,在白蓮教編造的大量經書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像古佛、燃燈、真空老祖等等名稱。在白蓮教義中,燃燈與傳燈是相關的說法,傳燈就是接班、改朝換代、接任開國之君等等意思。從這裏,就可以看出燃燈古佛,對於民間的信仰,有多大的影響力。
燃燈古佛的其他傳說
(圖片來源:華夏經緯網,西遊記)
在吳承恩的《西遊記》中,也提到過燃燈古佛。當時,孫悟空大鬧天宮,偷吃了蟠桃,喝了仙酒,喝醉後:「他搖搖擺擺,仗著酒,撞進太上老君的兜率宮。那裏一無人跡。老君正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臺上講道,眾仙童、仙將、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聽講。」。同時,吳承恩將古佛尊稱為「南無燃燈上古佛」,是眾仙佛的首領。
在知名小說《封神演義》中,燃燈古佛,被描繪成是道教人物,是元始天尊,玉虛宮門下十二友之首,後來才轉入佛教。期間,哪吒三太子因為殺了東海龍王的太子,抽了龍筋,四海龍王前來尋仇,父親李靖,擔心龍王鬧事,延害百姓,要哪吒自己自盡,死後的哪吒,來跟父親尋仇,李靖就用燃燈古佛贈的玲瓏寶塔,困住哪吒,化解一段冤仇。
由於燃燈古佛的位高,加上地位尊崇;因此,關於燃燈古佛的轉世傳說故事,從五代開始,就有很多不同的民間說法:
在宋朝朱弁的《曲洧舊聞》,在卷一中,就說宋太祖是丁亥年出生,應該就是燃燈古佛轉世;到了卷八,則又說,相同在丁亥年出生的宋高宗,也是燃燈古佛轉世!至於事實的真假,就讓大家來評斷!
(圖片來源:淮北佛教信息網)
相對的,在民間,甚至是佛門中,有人傳說,在五代十國的時候,浙江,西湖,法相寺的長耳和尚,是由燃燈古佛轉世。在古典籍《十國春秋》中,有一段相關的記載:「僧行修,泉州人,本陳姓子,生而異香滿室,長耳垂肩。迨七歲,猶不能言。」,「長,游方外,至金陵瓦棺寺,祝髮受具,參雪峰義存。武肅王天寶時,行修至四明山中,獨栖松下說法,天花紛雨。又趺坐龍尾岩,百鳥銜花飛繞。寶大元年,來杭之法相院,依石為室,禪定其中。乏水給飲,卓賜岩際,清泉迸出。乾祐初,忠銘王以誕辰飯僧永明寺。行修遍體疥癩,徑上座。王見大不敬,
遣之去。齋罷,僧延壽告王曰:「長耳和尚,定光佛應身也。」,王趣駕參禮,行修默然,但云永明饒舌、俄頃跏趺而化。」、「後賜號宗慧大師」。至於,為何關於燃燈古佛轉世的傳說,如此之多,現在已經無從考究。倒是在閩西一帶的民間有傳說,燃燈古佛轉世為人的故事,相當值得一提這。個傳說,一直到今天都還是台灣跟閩西、粵東、閔北百姓們的信仰起源;現在,在淡水鄞山寺的定光古佛,也就是來自於這個傳說‧
定光古佛,或稱定公佛、定光大師、定公古佛。在佛家的經典中,尊稱錠光佛、燃燈佛、燃燈太子等。根據,南宋趙與沐寫,胡太初修的《臨汀志》,(也是福建,現存較完整的宋修典籍)中記載:「定光古佛,俗姓鄭,法名自嚴,同安縣人。祖父仕于唐,為四門斬斫使,父任同安令。後唐同光二年鄭自嚴出生,11歲時出家,依本郡建興寺契緣法師席下。17歲時游歷江西豫章、廬陵、拜高僧西峰圓淨為師,在那裏盤桓五年後,告別圓淨法師,雲游天下。乾德二年,來到武平縣南安岩,見這裏石壁陡峭,岩穴天成,遂結庵於此。景德初,應邀往江西南康盤古山弘法,住持禪院。三年後返回南安岩。大中祥符四年,汀州郡守趙遂良慕名延請鄭自嚴到汀州府城,建寺廟於州府後供其居住,以便往來請教。大中祥符八年,正月初六圓寂,享年八十二歲,遺偈共一百十七首,其中二十二首乃親筆所書。定光古佛去世後,百姓收集其遺骨及舍利,『塑為真像』,頂禮膜拜。」,我們引用這個說法,因為,大家都知道,清代臺灣客家移民,大部分來自粵東潮州、惠州、嘉應州、閩西汀州府,定光古佛更被閩西汀州人奉為重要守護神。現在就來跟大家說說,當定光(燃燈)古佛,轉世救人之時,一些民間傳奇故事。
(淡水鄞山寺,圖片來源:Rich峰in淡水,部落格)
第一:除蛟伏虎,
相傳,在後周顯德年間,古佛雲游天下,路過大和縣,懷仁江時,突然之間,江水暴漲,掀起巨浪沖天,古佛正感詫異;當地百姓路過,卻習以為常沒啥反應,古佛跟百姓們細問之下,這才知道是蛟龍,在江中興風作浪,掀起巨浪來危害百姓;古佛惻隱之心遂起,當場就手寫佛偈一首,投入江中。一下子,江水馬上就退了,同時變成了一片沙洲,百姓們見狀,心知聖僧來到,替百姓們除害,馬上紛紛跪地道謝,後來,當地人就把這片沙洲,稱之為「龍洲」。
後來,當古佛55歲時,隱居在汀州府,武平縣,南巖。汀洲城南,有一個龍潭,潭中有惡龍,為害百姓,古佛也當場寫下佛偈,投入潭中,孽龍遂消聲匿跡。後來,古佛禪修隱居的山中,多是猛虎、大蟒肆虐,古佛在巖洞中攝衣趺坐,虎、蛇皆馴服。其中有一隻老虎,咬傷百姓的牛隻,古佛削木,寫下佛偈語,第二天,老虎就死在道路邊。
第二:疏通行道,
相傳,在景德初年,古佛到江西,南康,盤古山弘法途中,經過一條佈滿暗樁的河道,百姓的來往船隻,也因為暗樁,經常觸礁沉沒,造成莫大的損失。古佛聽到消息,就用手摸著暗樁說:「去!去!莫為害!」當天晚上,天上並沒有下雨,江水卻突然暴漲,將暗樁全部沖走。之後,在祥符四年時,郡守趙遂良,蓋了一座廟,請古佛當住持,廟前有一個枯竭的水池,古佛寫了一篇佛偈,丟到池裏,頓時,水池即滿。這個水池,也被後人命名為「金乳」!
第三: 為民請命,
相傳,在咸平六年時,官府跟百姓們徵收布匹,百姓們生活已經很辛苦了,還要特別去籌錢,買布匹,以交給官府。古佛見此情況,十分的於心不忍,於是,就寫了一封免徵布匹的信,夾在要上交的布匹中。這封信,很快就被官府發現了,官府十分的火大,立刻將古佛拘捕,並嚴加拷問;古佛一直保持微笑,拒不回答任何問題。這個舉動,可是讓官兵們氣炸了,他們摘下古佛的袈裟、僧帽來焚燒,以表示對古佛的懲罰;誰知,袈裟、僧帽被燒後,不但沒有任何影響,反而愈燒愈白。官兵們無計可施,只好將古佛釋放。從此之後,古佛也就一直穿著白衣。
之後,傳說在古佛寂滅200多年後,紹定年間,匪寇圍攻汀州城,古佛顯靈禦賊,州人列狀,奏告朝廷,奉旨封為「定光古佛」,並賜額「定光院」。
關於古佛的民俗與敕封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古佛,對閩西汀州人的影響很大,相關的宗教活動,也逐漸的變成,當地民俗的特殊風采,跟相關古佛的民俗活動,有兩種相當的特別,先跟大家介紹,「請濕風」、「請燥風」習俗。
在汀州府城,東南赤峰山,有一座定光佛寺,是在府城中最高的地方。寺裏面有一條長幡,如果,天氣一直久雨,就會把長幡豎立在寺前,大家一看,有風自南來,幡腳飄北,第二天一定是晴天,大家稱之為「請燥風」,如果天氣一直久晴,想要求雨,就把長幡豎立在寺後,有風自北來,幡腳飄南,第二天一定會下雨,大家稱之為「請濕風」。有時,當地民眾,還會要抬出定光古佛和伏虎禪師的神像,巡繞田野,祈求今年的豐收。
另外一個民俗活動,就是「搶佛子」,每年到了古佛誕辰時,定光寺僧都會用長竹竿兩根,在竹竿上,掛上寫著扶虎禪師佛號的小牌子,十個;當地百姓,沒有生育子嗣的人,都會前來膜拜,從辰時到酉時之後,寺僧會用長鉤去勾住佛牌,當佛牌掉在地上,大家蜂擁而上,去搶佛牌,搶到的人,就表示,今年一定會得子,當地人稱這個活動為「搶佛子」。
〈圖片來源:台灣廟宇網)
鄭自嚴(燃燈古佛轉世為人)在世時,一直替百姓解苦解難,深受群眾愛戴,百姓們很親切的替他取了「和尚翁」、「白衣岩主」等稱號,直到祂圓寂後,大家尊稱祂為「聖翁」,一直到北宋,紹聖四年,才正式被朝廷敕封為「定光」,後來因為古佛的神蹟不斷湧現,熙寧八年,郡守許公嘗,詔賜號「定應」,崇寧三年,加號「定光圓應」,紹興三年,加號「普通」,乾道三年,再加號「慈濟」,嘉熙四年,鄉民為感念古佛,向朝廷申請,皇上敕封禪院為「定光院」,後來再加封八字封號,也就是,今天大家尊稱的『定光圓應普慈通聖大師』!
還有一則,關於古佛成佛後,顯現不可思議神蹟的小故事:
相傳,汀州有一對余姓夫婦,結褵多年,膝下一直無子,兩夫妻心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那樣的一個農耕時代,哪來現在求子的高科技行為?兩夫妻終日愁然滿面,開始嘗試各種偏方藥引,始終於事無補。兩夫妻在苦無他策之下,開始四處求神問卜。後來,聽說南安岩,均慶寺中的定光佛,法力無邊,便一起前往,虔誠的跟古佛求子。不久之後,妻子果然懷孕,生下一子,余氏夫妻非常的開心,對古佛更是感恩不盡。兩夫妻小心翼翼的呵護兒子,等到兒子稍長一點,兩夫妻決定抱著兒子,一起到均慶寺,去謝謝古佛;沒想到,在距離南安岩,還有二十里左右的地方,兒子突然莫名其妙的死去;兩人悲痛異常,但心裡仍然堅信,古佛的法力無邊,一定可以讓兒子死而復生,於是,暫且先將兒子放下,留下細軟,夫妻倆一起到古佛跟前進香祈禱。兩夫妻,向古佛陳述事件經過,說出希望兒子死而復生的願望,虔誠的祈禱完畢,兩人再一起回到原野,正想替兒子收屍時,死去的兒子,卻早在荒野之中,死而復生,高興的啃著饅頭呢!因為這段故事,後來的人,就把南安岩二十里處的這塊地方,稱之為『望子嶺』!
後話
(麥積山,133號石窟燃燈佛授記,圖片來源:中華佛學研究所,作者陳清香)
佛教,相較於其他宗教,是比較晚傳入中國的。所以,我們在這跟大家,大略的描述一下:
我們如果按修行的發心,和成就的大小、快慢來分的話,佛教可以分成:小乘、大乘和密乘佛教。
如果按照佛教的派別來分,藏密就分成為寧瑪、噶舉、薩迦、格魯、覺囊等十二大派;另外還有很多支派。佛教還有唐密、東密、顯宗、禪宗、凈土、律宗等很多派別,但是,無論是小乘、大乘或密乘,還是其他的派別,全部都是接受「多傑羌佛」的傳承而來的!
多傑羌佛,是法界中,真正的有形體的第一位始祖;所以當普賢王如來,以法身圓滿多傑羌佛總持具相報身佛體,創始佛教于法界中,同時,傳教于三界中。
多傑羌佛,曾化身燃燈古佛、化身金剛薩埵等。之後,燃燈古佛傳授佛法給釋迦牟尼佛;再由釋迦佛陀,開娑婆法教。因此,法界之原始佛三尊,稱為:法身佛普賢王如來、報身佛多傑羌佛、化身金剛薩埵。
兩千多年來,佛教間,不同派別之間的相互融合和衍生,以及祖師們,互相傳法和學習,讓佛教的傳承系統無比的複雜與龐大,絕不是我們這樣簡單的描述,可以馬上解釋清楚的,只是希望,能透過我們在此篇幅,粗淺極致的介紹,讓大家稍稍對佛教有點入門的了解。
燃燈古佛說過:「眼是過去心,耳是現在心,身是未來心。阿彌陀,是末來世界,任何人都逃不過這未來世界,但我們練此十二重樓,必能超生了死,即或不能超生了死,也必光明大道通四方!」來跟大家一起分享,眾生相中無比的窮妙之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