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本為星名,就是大家熟知及通稱的木星。
太歲星君,又名太陰、天一、青龍
一般民間俗稱為歲君、歲神
今天是農曆的七月十九,也就是六十年一次,輪值太歲星君的千秋。
今年是戊子(鼠)年,輪值的太歲星君,就是大家在圖片上看見的這位–鄒鐺大將軍!
(圖片來源:lwg369.cn網站)
到底太歲星君是怎麼流傳來的?
相傳,我們遠古的先祖們,在一切科技都還沒有發展之前,通常都是發展自身的本能,利用仰頭看日、月、星辰,來得知天體的運行,好用來標明方位。在這麼多星星當中,祖宗們選擇木星,來作觀察運行的指標。因為木星運行軌跡,與日月及其他星辰方向相反,是由西而東,而繞天一週的時間,就是十二年。但是,大家都知道,土法煉鋼,有時並不是一個最準確的方法,而星星的運行,通常是跟我們生活中的固有習慣,是完全顛倒的,也就是所謂的鏡子原理。
所以,為了方便起見,遠祖們很聰明的想到了一個絕佳的方法:假設地球的土地之下,有另外一個星星(取名太歲),他的運行方向,跟歲星木星,完全相反,如此一來,只要是大家在使用太歲紀年時,太歲的移動,就跟大家日常生活的習慣完全吻合,也就是所謂的北上南下,左西右東的意思。
後來經過老祖宗長期的觀察,發現只要木星一停留,相對在人間,木星所停留的對應之處,一定都會禍事。所以,就有一句俗語說:「太歲頭上動土」,就是從這種觀念來的。也就是因為這句話,祖宗們就很怕觸犯太歲,會讓災禍降臨,心生敬畏,進而加以崇拜,祈求平安。
(圖片來源:麋蝶部落格)
其實,關於太歲,最早出現的文獻紀錄是在《荀子.儒效》篇中,後來到了漢朝《續文獻通考‧郊社八》替祂做了正名:「太歲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為陽,自午至亥為陰,所謂太歲十二神也。」,由此可知,太歲神按照年來畫分,就有十二位。
從此之後,太歲神的名聲也逐漸的傳開,後來,一直演變到南北朝,由於中國人的紀年方式,六十年為一甲子,按照天干地支來算,太歲神總共加起來,就有六十位。這六十位太歲星君,一直被人們虔誠的供奉著,到了清朝,把這六十位太歲星君的名字全部更換,就變成現在各地,廟宇裏面所安奉的六十太歲。
對於現代人來說,一聽到太歲,就會不自覺的害怕起來,其實,太歲神,原本不是兇神。在明朝的典籍《三命通會》中,有一段這樣的描寫:「真太歲,又名轉趾煞,要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凶。」,由這段話可以知道,只要你自己來坐太歲,讓你的敵人面向太歲,那麼你的敵人就陷於「歲破」的大凶位。按照這個想法,『背太歲者吉,面太歲者凶』,所以只要我們謹守「右背刑,左前德」的規則,就可以一直安處在吉位。但是,漸漸演變到後來,太歲的吉神面向,卻不知為什麼被大家忽略,變成是只要一提到太歲,就是人人懼怕的凶神了。
〈圖片來源:中華傳奇)
由於,我們對太歲降禍的畏懼,只要是太歲運行到哪一個生肖,那個生肖的人,就會怕觸怒太歲,對自己的運程有相當的影響,所以就會在那年,進行祭拜太歲的活動,用來消災祈福。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安太歲」。
根據一般的傳說,最早的安太歲習俗,是起源於金朝的第六個皇帝,金章宗。金章宗,本名完顏璟,因為擔心母親孝憶皇后的身體,一直因為怪病纏身,久病不癒。孝順的金章宗,遍尋名醫,無計可施;在大臣的建議下,他以金朝天子的身分,設壇祭拜母親的本命星,以祈求母親身體早日康復。後來這種皇帝為母體安康,祭本命星的孝行舉動,從金朝宮廷一路傳到民間,口耳交傳下,就慢慢演變成今天的安太歲。
中國人,一向是聰明而且想像力豐富的民族,安太歲的習俗,也在這樣的民族性下,不斷的演變,形式也愈來愈繁複。傳到了現在,還有犯太歲、沖太歲、害太歲、刑太歲、破太歲等,各種不同的說法;甚至,太歲符咒、牌位、紙錢、護身符等,一一出籠,每一家的傳說甚多,儀式也愈來愈繁複。
還好,大約在1995年開始,台灣的各廟宇,開始收取信眾的香火錢,幫忙信眾安奉太歲星君。根據內政部的記載,1995年以前,台灣並沒有廟宇,特別幫忙信眾奉祀太歲,這樣特別的習俗;不過,一路演進至今,安太歲的活動,也愈來愈盛行,到處都有廟宇收取信眾的香火錢,幫信眾安奉太歲星君。
甚麼是犯太歲?
根據民間的說法,每年只要是與當值太歲星君,碰到「值、沖、害、刑、破」的生肖信眾,都簡稱為犯太歲;所謂的:『太歲當頭座,無喜恐有禍。』而今年是戊子年,當值的太歲星君,是鄒鐺大將軍,因此值(犯)太歲的生肖就是屬鼠的朋友囉。現在,跟大家解釋一下這些名詞的意思。
犯太歲:又名值太歲意思是說,犯太歲生肖的朋友,在今年運勢較易受到阻礙,容易心緒不寧,在健康上,也比較容易出問題。今年一動不如一靜,留在原地發展,反而會有,更佳的運勢。重要的是,要在過年前後,要到太歲廟化太歲,就能確保今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沖太歲:今年沖太歲的生肖是馬,嚴重性僅次於犯太歲,沖太歲的意思,就是要防小人及口舌之災,而且不利遠行,每件事都要小心處理,沖太歲者當年做事,要比較低調一點,切忌太過出鋒頭,而招惹是非,尤其需要小心財運上的損失,投機之事,千萬不可以做。
害太歲:又名穿太歲,是指害太歲的生肖,年度整體運勢,非常不順心,情緒上容易莫名其妙的波動。情緒管理會發生問題,尤其在感情方面要特別小心。嚴重傷害性,僅次於犯太歲與沖太歲。
刑太歲:年度刑太歲生肖的朋友,很容易跟別人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幾乎一整年都容易跟人發生爭吵,凡事要以忍讓為先,尤其要小心留意自身,身健康問題,以及工作財運上的阻礙。
破太歲:年度破太歲的朋友,通常在年度,都容易有好事多磨的感覺,自己覺得有阻礙重重,但是只要謹慎處理,一切都會化險為夷。特別要小心的,就是不正常的桃花。
什麼是安太歲?
安太歲,就是一個名稱,目的是在化解太歲。現在,就跟大家簡介一下,安太歲常使用的一些方法。
(圖片來源:慈風閣網站)
安太歲:
安太歲,就是指在家中安奉今年輪值的太歲星君,祈求年度平安。但在工商普及的今天,只要信眾至廟裏添奉香油錢,就會幫助信眾安奉太歲星君。
在家中自行安奉的步驟,也十分簡單:
1.填寫太歲符,一般農民曆上都有附贈,也可拿來使用。
2.選擇黃道吉日,如正月初九天公生,將太歲符放在廳堂、神桌、灶君位等乾淨之處。
3. 用清茶、禮四果湯圓、花生、糖果、金銀壽金敬奉,焚香禮拜,奉請太歲星君到此鎮宅。
4. 每月初一與十五日,尤其是值年太歲星君誕辰日(農曆七月十九日)供奉祭品,敬保平安。
5. 謝太歲,應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早上吉時,用鮮花、果品、清茶、金銀壽金,拜謝太歲星君,祭祀完畢,取下太歲符,連同金銀壽金燒掉,就能萬事大吉。
攝太歲:就是指,在有供奉太歲星君,或斗姆元君的廟宇道觀中,作太歲福。
合太歲:太歲既然會犯,就一定可以合。只要將每年值太歲星君的方位上,放置相合的擺飾物,就可以將太歲的衝突,減到最低,不但可以加強人緣,還有催旺運氣的效果。例如:今年是戊子年,太歲方位在正北方,就在正北方上,放上與子相合的擺飾,今年子丑為合,就放上一個以『牛』肖像的擺飾。
關於戊子值歲星君,鄒鐺大將軍
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太歲星君,一共有六十位,每位將軍,都有自己的一段流傳故事。今年適逢戊子年,就跟大家說說當值太歲星君,鄒鐺將軍(在北京白雲觀的元辰殿中,所供奉的太歲星君,將祂稱作郢班)的故事。其他五十九位將軍的故事,大家可以參照福山堂網站或《太歲神傳略》。
相傳在明朝永樂年間,鄒鐺將軍誕生在安徽的蕪湖,名叫鄒銳,也稱鄒鐺,字克剛。
鄒鐺,從小就是一個體貌清瘦品行廉潔、溫文儒雅的君子,好學不倦、待人溫厚有禮,同時,又飽讀詩書,熟閱五經,很快的,祂的博學與才幹,受到朝廷賞識,將祂由監生,調到河南,擔任按察司副使。由於祂公正不阿,一生清廉,朝廷又調他到貴州,擔任布政司的左參政。
(圖片來源:烏托幫網站)
在貴州時,他為民喉舌,體恤下情又上達天聽,在很短的時間內,他馬上升任為貴州的通任。在祂的任內,處理事務。精密詳細。在政務方面,祂崇尚道德教化,反對苛刻和虐待,祂不畏權勢威脅,所有行事,一切以仁為本,以理為求,在他的管轄之下,生活是安居樂業、歌舞昇平。
鄒鐺為官,向來排斥腐敗,去奸除惡,非常符合民心向背;雖然祂作官多年,家中卻沒有豐厚的積蓄和賞賜。在祂八十多歲的時候,不幸在家中仙逝,百姓為了感念祂,做了一首歌謠,來讚揚祂高潔的品行:
鄒鐺崇大道,勤務布德高,除奸誓不休,廉生萬福報。
其他關於太歲星君的事
由於中國人,對於太歲星君的敬畏,民間更是經常奉祀;但是大家可知道,六十位太歲星君,是有一位神明在統管轄的;現在,就跟大家稍微介紹一下這位神明斗姥元君。(圖片來源:溪北六興宮網站)
斗姥元君,全名是「大梵先天斗姥聖德巨光天后摩利支天大聖圓明道母天尊」。也有人尊稱祂為:中天梵氣斗姥元君、大圓滿月光王、東華慈救皇君天醫大聖等等。
斗,就是指北斗眾星,姥,就是指母親。在《清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生真經》中的記載,斗姥,原來是在龍漢期間,周御國,國王的愛妃紫光夫人,祂先後生下九個兒子,老大是玉皇大帝,老二是紫微大帝,其他七個兒子就是北斗七星君。而斗姥,就是指祂是眾星之母,職責是在統御北斗眾星。
再根據《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的說法,斗姥元君:「以大藥醫垂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氣,解滯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應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療病痾,職重天醫。」由這裏可以看出,斗姥元君,祂是能讓大家保命延壽的主要神明。斗姥元君,同時也是六十甲子太歲神的統領,祂能煉度鬼神,治天地中,種種不祥;所以,在大家要攝太歲時,通常都會到斗姥元君的元辰殿去禮敬參拜,求祂庇佑整年平安順利,也就是這個原因。
(圖片來源:加拿大風水研究中心,作者劉燮鈞)
附錄:六十太歲星君法像
(圖片來源: fengshui-bless.com/year.htm網站)
甲子金辨 乙丑陳材 丙寅耿章 丁卯沈興 戊辰趙達
己巳郭燦 庚午王濟 辛未李素 壬申劉旺 癸酉康志
甲戌施廣 乙亥任保 丙子郭嘉 丁丑汪文 戊寅魯先
己卯龍仲 庚辰董德 辛己鄭但 壬午陸明 癸未魏仁
甲申方傑 乙酉蔣崇 丙戌白敏 丁亥封濟 戊子鄒鐺
己丑傅佑 庚寅鄔桓 辛卯范寧 壬辰彭泰 癸巳徐單
甲午章詞 乙未楊仙 丙申管仲 丁酉唐傑 戊戌姜武
己亥謝太 庚子盧秘 辛丑楊信 壬寅賀諤 癸卯皮時
甲辰李誠 乙巳吳遂 丙午文哲 丁未繆丙 戊申徐浩
己酉程寶 庚戌倪秘 辛亥葉堅 壬子丘德 癸丑朱得
甲寅張朝 乙卯萬清 丙辰辛亞 丁巳楊彥 戊午黎卿
己未傅黨 庚申毛梓 辛酉石政 壬戌洪充 癸亥虞程